孩子冬季不慎受寒,这样处理可以避免感冒生病!
发布日期:2023-12-27
 冬季感冒高发的季节,尤其是在广东这样的地方,天气变化无常,时而寒冷,时而暖和,让人防不胜防。孩子的抵抗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受寒感冒。孩子受寒一开始症状虽轻,但需要第一时间处理,这可以减少感冒的发生或进一步发展,否则特别容易加重。那家长们知道如何及时发现孩子的受寒表现及处理方法吗?下面,就让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于云红给我们讲解一下。

 

 

 

受寒初期孩子有这些表现,要注意!

 

中医认为,感冒是由于外邪侵入人体,与人体内的正气相争,造成的一种外感病。外邪有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其中寒邪是冬季最常见的一种。寒邪的性质是收敛、凝滞、沉降,它会阻碍人体的气血运行,导致机体功能失调。寒邪一般是通过皮肤、口鼻等部位侵入人体,先停留在肌表,然后逐渐向里传导,影响肺、胃等脏腑。因此,孩子受寒初期,主要会出现以下几方面的症状:

 

1、怕冷、发抖:寒邪会使皮肤的温煦功能下降,导致孩子感到发冷,怕风,打冷颤。家长这时候可以摸摸孩子的手脚,如果是凉凉的,说明寒邪已经犯到皮毛了。

 

2、打喷嚏、流清涕寒邪往往先从口鼻而入,影响上呼吸道,造成孩子打喷嚏、流鼻水、咳嗽等症状。家长可以观察孩子的鼻涕和痰液,如果是清稀的,说明是寒邪的表现。

 

3、舌苔淡白中医认为,舌苔是胃气的外在表现,也可以反映脏腑的寒热、虚实、病邪的性质和病位的深浅。家长可以观察孩子的舌苔,如果是淡白的,或者白而湿润的,或者白而厚腻的,那么就是体内有寒邪了。

 

4、大便异常寒邪也会影响孩子的胃肠道,导致孩子肚子痛或者便便不正常。家长可以观察孩子的大便,如果是绿色的,或者泡沫状的,或者水样的,或者蛋花样的,那么就是寒邪的表现。

 

 

 

受寒初期,可以这样处理驱散寒邪

 

受寒初期,孩子的身体还没有出现明显的感冒症状,这个时候,外寒还停留在表,是最佳驱寒时机。我们要及时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孩子发汗解表,驱除体内的寒邪。以下是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

 

法一:热敷背部。可以让孩子躺在床上,用热水袋或者热毛巾,敷在孩子的后背上,尤其是大椎穴(孩子的颈椎第七节的下方)和肺腧(孩子的胸骨旁,第二肋间隙的中点)这两个穴位,可以帮助孩子发汗解表,促进寒邪的排出。注意不要敷得太久或太热,以免烫伤孩子的皮肤,热敷到背部稍微出汗就可以。不要让孩子大汗淋漓,否则会耗气伤津,影响恢复。

 

法二:泡脚驱寒。家长们可以为孩子准备一盆温热的水,水温不要过高,以不烫伤孩子的皮肤为宜,可以用紫苏泡脚,紫苏有很强的解表祛寒作用,但是不要煮太久,3~5分钟就可以了。也可以用艾叶泡脚,在艾叶里加一些生姜片,生姜可以帮助解表祛寒。如果平时内热较重的孩子感冒,就不要用药物泡脚,用清水就可以了。泡脚后,要及时擦干孩子的双脚,给孩子穿上干净的袜子,避免受寒。

 

法三:茶饮驱寒。可以给孩子喝一些发汗祛寒的茶饮,比如葱白红糖姜水,做法是白葱头和生姜煮15分钟,加入红砂糖适量调味。孩子风寒流鼻涕、鼻塞可以用淡豆豉葱白汤,做法是将淡豆豉(10-15g)浸泡20分钟,大火烧开转小火煮10-15分钟,再放葱白(大葱葱白1根或小葱葱白3根)煮3-5分钟。容易受寒咳嗽的孩子,可以喝紫苏陈皮茶,解表祛寒,化痰止咳,做法是将陈皮和紫苏各6g,陈皮大火转小火煮10-15分钟后加入紫苏煮3分钟。

 

 

 

当然,除了这些方法,我们还要注意给孩子保暖,避免风寒的再次侵袭,给孩子多喝水,补充水分。还要注意一点,日常经常消化不良的孩子受寒了,最好暂时不要吃水果,因为水果属生冷之物,易耗气血,助长湿气,加重身体负担从而不利于身体恢复。

 

最后提醒一下,如果寒邪没有及时被驱散,而孩子本身有内热,那可能会导致内热不能宣散,出现表寒内热的病理状态。如果孩子出现寒热往来、口渴咽痛、恶心想吐、咳嗽咳痰等症状,这时就要散寒清热,可以用三公仔小柴胡颗粒,其中的柴胡是散寒的,黄芩是清里边热的,能够散外寒清里热。还可以缓解食欲不振、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等各种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