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输在起跑线上?学龄前的孩子应学会这些小知识
发布日期:2017-12-31
 前不久,仔仔看到一则新闻:广州一对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孩子两岁的时候,就为其报读了5个兴趣班。孩子频繁转轴于各种兴趣班当中,压力过大,导致出现大面积掉发的严重后果。

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呢?2岁,孩子本该处于天真烂漫,和玩伴快乐玩耍的时期,现在却要承受着他这年龄段不该承受的压力,这让他如何健康成长?其实这种情况在时下社会并不少见。父母都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投资大量财力、精力在培养孩子的各项知识技能上。仔仔不是说这种培养孩子的方式不好,只是部分家长的做法过于极端。其实,假设孩子连自身素养都没有培养好,即使从小掌握了多种知识技能,他也还是落后于“起跑线”上!

想让孩子从小不输在起跑线上,在他们上学前,家长需要把这三大技能教给他们。

 

自我管理能力

一个人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是自我管理能力,对于小孩子来说也是如此。孩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帮助他们日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大多数小孩的依赖性强,事事都有父母负责打点,他们的自理能力越来越差,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也变得相对较差。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自己玩的玩具自己收拾好,自己看完的书本自觉放好。那么到上学后,他们便可以严格管理好自己的物品。当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是规律的、不拖拉的,那么在学校中,他们便能很快地适应学校规律的生活,快速融入学习和生活当中。

 

语言表达能力

一岁半,是孩子语言能力的重要分水岭。

家长们可能会觉得有点讶异,为什么1岁半已经是孩子语言能力的分水岭呢?有些可能还不会说话呢。

来自堪萨斯大学的两名儿童心理专家,对42个来自不同社会和经济背景的家庭进行研究。他们从孩子9个月一直跟踪研究到3岁,记录并研究这些家庭中大人与孩子的互动情况长达数百个小时。结果发现:父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孩子,平均每小时接收2135个单词量,而来自于靠领取社会救济生活的家庭的孩子,平均每小时只接收616个单词量。

这个中缘由,并不是经济能力所导致的,而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他们更愿意与孩子讨论不同的话题,鼓励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意见。而相对受教育程度较弱的父母,与孩子的交谈内容更倾向于简单的日常对话。

 

孩子每天接触的词汇量不一样,语言表达能力也就逐渐拉开距离。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小朋友小小年纪就能口齿伶俐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有些只能吱吱呜呜,无法清晰表达自己诉求的原因。亲子间“面对面”的交流,是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最好的方式。

 

社交能力

孩子从两岁半到五岁,会逐渐意识到自己不是个体,而是群体的一部分。他们开始对社交产生兴趣,注意力不再局限于自身,而是把注意对象扩张到一群人中。这是家长教育孩子人际交往方式和原则最好的时机。

在家庭生活当中,父母可以在家中为孩子营造“小社会”,通过日常生活向孩子教授必要的礼仪之道。如待人接物要说“你好”、“谢谢”,不小心侵犯了别人要说“对不起”等等。此外,家长还需积极为孩子建立社交平台,让孩子有更多与同龄人进行社交活动的机会。

在孩子与小伙伴的交往过程中,家长无需加以干预或对此过分紧张,应让孩子独立学会社交,懂得社交。

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并不是大量的财力投入就能达到。在孩子合适的年龄,进行适当的教育,才能让他们在起跑线上,不输于任何同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