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仔
>
妈妈社区
>
分享交流
你可以注册一个帐号,并以此登录,以浏览更多精彩内容,并随时发布观点,与大家交流。
·注册
·登陆
主题:
我的育儿法宝——如何让孩子好好吃饭
quinn2010
等级:百分妈妈
提问:394
回答:901
1楼 发表于 2010/7/31 14:48:19 浏览:16823 回复:2
现在的孩子什么也不缺,要什么有什么,物质上的满足那是要多厚有多厚,可偏偏家长竭尽全力提供给孩子的一样物质,孩子却不愿意接受。有些孩子是不主动要的,有些孩子是根本就不想要,有些孩子是你给了他,他还不要。
但是不要不行啊,不吃饭就等于没营养,没营养就意味着孩子个子长不高,脑子不聪明,身体不结实,甚至还会生病。
基于以上几点, 凡家中有孩子不好好吃饭的,不爱吃饭的,家长们一般都比较急,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回过头来又想想,正是因为家长们不端正的态度才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发生。
下面我们看几个场景:
镜头一:饭桌前,一岁三个月的聪聪手里正玩弄着小汽车,旁边的奶奶一边拿话哄着聪聪开心,一边时不时往聪聪嘴里递勺子。
每当勺子递到聪聪嘴前,聪聪不愿意张嘴时,奶奶总会极富耐心的说:来,乖,再吃一口,吃一大口!聪聪若还是不吃,奶奶还有招术,来,乖,张嘴让奶奶看看你嘴巴大不大?等聪聪一张嘴,奶奶赶紧把饭送进嘴里去了。这时候看到囫囵吞枣的孙子,也不管他到底想不想吃,老人家都会觉得高兴。
镜头二:一岁半的妞妞在走廊上玩闹着,紧随身后的奶奶赶紧拿着碗过来了,趁妞妞停下来的时候,赶紧上去猛塞一大口,等妞妞吃完后再停下来的时候,又再塞一勺,直到碗里的饭吃干净了,奶奶才如释重负。
这孩子吃饭就是不肯坐桌前,每次都要追着喂,现在喂习惯了,也没得办法,好在她还是把饭吃完了。奶奶如是说。
镜头三;饭桌上,三岁得豆豆正要用筷子去夹奶奶吃的青菜时,奶奶赶紧拦着,乖,先把你碗里的吃完,再吃这个。
再看豆豆碗里,不是排骨就是鸡蛋,全都是好吃的,有营养的,豆豆就应该多吃这个。奶奶如是说。
可豆豆就不爱吃碗里的,偏偏要吃桌上的青菜,这个时候,奶奶偏不让,豆豆又偏要,旁边的爸爸发火了,自己碗里的都没吃完,还要吃盘子的啊?看你今天要是不把这碗饭吃完,我要怎么收拾你!
孩子只好磨蹭着,磨蹭着,一点一点的把饭吃完。
镜头四: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一边吃着饭,一边聊着天,小宝也加入了聊天的行列。尽顾着和奶奶说话,忘记吃饭,大家都吃完了,他还在那儿瞅着饭发呆,天冷了,奶奶舍不得孩子吃冷的,赶紧接过碗去,大口大口的喂,直到碗里的米饭没有了。
镜头五:毛毛一家吃饭吃得好开心,偏偏这个时候好看的电视节目到了,爸爸先撤离饭桌,接着妈妈又飞走了,毛毛按捺不住也要跟了去,奶奶不让,毛毛急了,干脆连饭也不吃了。
爸爸生气了,你小子,赶紧回桌子吃饭去,大人看电视,你小孩子凑个什么热闹?
毛毛还是不肯,为什么大人能看电视,小孩子就不能看?
还顶嘴,爸爸瞅着毛毛样,更来气了,伸手就要一巴掌,幸好奶奶给拦住了。
饭是吃不成了,毛毛早已经吓哭了••••••
以上这些场景在我们生活中都曾出现过,有的是发生在一两岁孩子身上,有的三岁五岁甚至七八岁都会发生,但无论处于那一个年龄阶段,对正在发育中的孩子而言,都是不利的。
其实,吃饭是一件既简单又快乐的事情,没有那么复杂,也更不像有的家长那样一说起来就感觉很难办似的。
要想孩子好好吃饭,首先我们做家长的要端正态度,走出误区。
如镜头一中的奶奶就犯了一个通病,认为孩子吃饭是要靠哄的,只要孩子把饭吃到肚子里,孩子就 会得到营养,殊不知,首先第一点,帮助孩子吃饭就是不可取的。孩子只有自己学会吃饭才能体会到吃饭的乐趣,也才会更好的享受这一切。完全靠家长来完成,孩子不会有什么感觉,就算闻着鲜香,吃到嘴里未必是有味道的,更何况胃里面是否能吸收?
镜头二中的奶奶与镜头一中的相比那是有过之而不及,更让人不能接受。首先不说别的,单就孩子这胃,她如何受得了。
孩子没有任何食欲,胃自然出于休眠状态,是不会工作的,胃不会分泌胃液,自然就不能帮助食物消化,孩子吃了和没吃区别不大,基本上怎么进去,就怎么出来吧!
更让人担忧的是,长此以往,孩子养成的坏习惯什么时候才能纠正?
做奶奶的还有精力一直追在后面跑吗?
镜头三中的孩子倒是很有自主意识,知道自己想要吃什么,这一点已经很可取了,说明孩子有了吃饭的概念,乐于接受。但偏偏此时,做家长的老是担心孩子吃得没营养,却要剥夺孩子选择菜肴的权利,以至于孩子不肯就范。
有些家长,菜一端上桌,就冲孩子嚷嚷,这个好吃,有营养,你要多吃点,那个不好吃,没营养,你要少吃点,或者干脆不顾孩子感受,就往孩子碗里面夹菜。
孩子对食物没有概念,自然也提不起兴趣,甚至还会偏食,等到孩子偏食了,家长又开始强迫孩子接受不同的食物。如此下去,孩子能好好吃饭才怪!
镜头四中吃饭的环境挺好,这个是值得提倡的,但太热闹也有弊端,影响孩子安静吃饭。大人们不时的聊几句,孩子也会被吸引住,自然也是一边说着,一边扒拉几口。等到大人们都吃完了,孩子的碗里却还剩着饭,这个时候催促他快点有些过了,孩子闹情绪只有等着大人来喂了。
吃饭时营造好的气氛固然重要,但是保持安静也是有必要的,最好不要在饭桌上谈笑风生,把盏共酌,一来不利于食物消化,二来也会影响孩子吃饭时的注意力。
镜头五中这样的例子还真不少,原来我们家也是这个样子,我哥吃饭坐电视机前,我嫂子也跟了过去,最后吃饭都不在桌子上了,孩子自然也不会静静呆着,都凑跟前了。
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就有这么个弊病,一不利于家人情感交流,二不利于食物吸收,三不利于孩子习惯培养。
所以,我从不允许家里出现这种情况,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我们得先做个好榜样,否则,标杆都是歪的,孩子还如何行得正?
话说回来,孩子不好好吃饭,其实都是大人给闹的,怪不得她们自己。
所以,要想孩子好好吃饭,我们必须得这样来,慢慢实施,一点一点改变。
首先,营造良好的用餐环境这是必须的,孩子只有在轻松愉悦的条件下,才会乐意享受食物带来的一切美好感受, 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孩子自己吃饭已经迈开了关键的第一步。
其次,吃饭前一定不要给孩子吃零食,尤其是甜食诸如巧克力、果汁一类的东西。甜的东西很容易吃饱孩子的脾胃,一旦脾胃饱了,没有饥饿的感觉,纵然有山珍海味,孩子也吃不下,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孩子自己也无能为力,家长具更不能强迫了。
再次,我们也不要太限制孩子每餐必须吃什么,吃多少量才行?其实,不用家长担心,孩子是饿不着的,一餐少吃点,一餐多吃点,没有多大关系,只要孩子愿意吃就行了。
孩子自己能感觉到是否饱腹,不用家长强调,更无需干涉。
最后,做家长的也要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孩子在发育过程中,容易缺锌缺铁什么的,往往会影响到孩子食欲,不爱吃饭也就自然而然了。
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要求孩子吃饭了,得先补充微量元素,并且适当调整食谱,讲究即科学又有营养,既好看又好吃,还利于吸收。
另外,还要强调的一点,孩子吃饭前如果正在集中精力做某件事情时,一定要记得提前给他打招呼,告诉他马上要开饭了,只有最后三分钟的时间。这样防止吃饭时再去阻止孩子正在进行的事情,孩子会不高兴,吃饭也就没有好心情。
我们家孩子现在三岁七个多月了,吃饭已经不是问题了,完全在我的掌控之中,什么东西一旦形成了习惯,就容易的多,孩子吃饭也是这样。
在孩子吃饭这个问题上,我们也曾纠结过,但手边一些读物正好帮助了我,到现在,我都在用它。
有一首儿歌是我陪孩子念过的,来自2009年的《婴儿画报》第2期,现在读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养成好习惯
洗洗手,坐桌旁
吃饭之前先喝汤。
一口菜,一口饭,
细细嚼来慢慢咽。
细嚼慢咽身体好,
养成这个好习惯。
这首儿歌到现在,儿子都还记得,每次我们坐饭桌前吃饭,孩子如果狼吞虎咽,我就会念这首儿歌来提醒他,帮助他及时修正自己的行为。
回复本帖
我要发帖
^返回顶部
luliling
等级:百分妈妈
提问:88
回答:332
2楼 发表于 2010/7/31 14:54:08
不错,学习了
直接回复
收藏贴子
^返回顶部
zlyzzq
等级:百分妈妈
提问:186
回答:929
3楼 发表于 2010/7/31 17:08:45
不错,学习啦
直接回复
收藏贴子
^返回顶部
当前第1页/共1页,2条记录
[1]
★ 只有注册会员登录后方可发贴,并可获得积分奖励!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