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岁的宝宝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多种维生素与他们的骨骼,肌肉,大脑,神经等系统的健康发育都密切相关。缺乏任一维生素,都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
0-2岁宝宝是最容易出现各种维生素缺乏的:
首先, 在饮食方面,母乳中普遍缺乏维生素D,母乳中维生素A、B、C等的含量受乳母饮食影响大,如果乳母本身膳食不均衡,那么母乳中必然会缺乏这些维生素,从而影响母乳喂养小宝宝的维生素摄入。配方奶中虽然已经加入了各种维生素,但配方奶粉保存时间过长;或用滚烫的开水冲调,用微波炉加热等,都容易破坏配方奶中的维生素。6个月以后的宝宝需要从单一乳类逐步过渡到成人饮食,这此期间,宝宝的维生素摄入很大程度上依赖膳食平衡,如果辅食添加不合理,或者宝宝挑食、偏食,比如新鲜蔬菜、水果吃得少会引起维生素C缺乏,肉类吃得少会引起维生素A、E、B12不足等。 其次, 0-2岁的宝宝由于免疫功能不成熟, 容易出现腹泻、 发热等,这些也会影响到维生素的吸收,并增加维生素的消耗, 从而导致宝宝各种维生素的缺乏。 比如,腹泻容易影响多种维生素的吸收并使维生素流失增加,而发热会增加维生素A、B族维生素的消耗。
一些早产儿、 低体重儿、 双胞胎, 由于出生时体内维生素储存不足, 同时生长迅速对维生素的需求量大,也容易 出现维生素缺乏。相应的,肥胖也是造成宝宝维生素不足的原因之一, 因为这些宝宝生长速度快 而膳食又不平衡。另外, 缺少户外活动的宝宝 晒太阳机会少, 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