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仔 >妈妈课堂 >儿童去火专题 >儿童去火知识问答 >正文
三公仔儿童去火知识堂是针对宝宝上火相关知识的交流区,在这里寻可以求宝宝去火的自助解答,也可以提出您的疑难问题、分享宝宝去火的经验、或指定三公仔育儿专家解答。集结众人的经验与专长,在问与答之间帮您找到满意的答案,助您的宝宝健康成长。
宝宝不爱与小朋友玩,怎么办?
宝宝不爱与小朋友玩,怎么办?
2010/8/5 23:06:25 浏览1181次11个回答

mimibai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344
  • 回答:983
常带他去小朋友多的地方玩.另外小朋友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大人在带他跟别的小朋友玩的时候要表现高兴的情绪,行为应表现开朗大方一些,渐渐影响小朋友交友时的情绪.所以常照顾小朋友的人的行为\性格对所照顾的小朋友的影响是很大的
0
      2010/8/6 9:15:09

不语亦潇潇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50
  • 回答:195
同意楼上所讲的。
0
      2010/8/6 10:08:53

cyjsally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87
  • 回答:231
学习了,谢谢
0
      2010/8/6 15:37:05

mimibai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344
  • 回答:983
孩子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玩我想有这样几个原因吧。
1、家庭生活环境比较安逸。
2、缺少安全感。
3、正像你说的还没有体会到与小朋友玩的快乐。
4、不愿意与人打招呼,某种程度上说是自卑心造成的,害怕叫错了等原因。
我的建议是:1、多带孩子去运动。是那种较大的幅度的运动。(是适合幼儿的)使他性格更开朗些。2、在活动中慢慢的与孩子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3、当他不肯叫人的时候,不要强迫他,可以悄悄的跟他说,“我们知道他是谁的,”如再不肯就告诉他“一会儿你会去自己与某某打招呼的”。4、用故事中的角色来鼓励他,做有礼貌的好孩子。
0
      2010/8/8 17:50:05

zlyzzq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186
  • 回答:929
如果宝宝出现这种情况是不是因为亲很少带宝宝出门接触小朋友呢?当然还有一些其它的原因,例如小宝宝认生,害怕,自卑,不要以为小小的年龄不懂这些,其实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情绪和认知。我们作父母的平时一定从一点一滴里让宝宝有一种安全感。
所以我建议,首先经常带宝宝出去玩,让她和小朋友们慢慢接触,当然也不能太心急了,总需要一个过程的。让她慢慢知道和小朋友们玩的乐趣,另外,让她在与小朋友们玩的过程中,慢慢学会与人接触与人沟通的本领和方法。我觉得这样对造就好性格,有很大的影响。
0
      2010/8/9 11:31:31

肥猪七七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433
  • 回答:1241
从小受到宠爱的孩子进入集体时,一旦想要的东西得不到就会攻击对方。当别人躲避,就会心中不满,更易于攻击别人。
老师与家长要了解他的需求和感受,可以用游戏和讲故事的办法使他们多了解别人的感受。例如森林中正在玩的小动物看到欺负人的大灰狼来了会怎么办?有时爸爸扮一下大灰狼,妈妈带着孩子躲起来,让大灰狼找不到朋友。当孩子知道欺负人,打架就会失去朋友,没有人来同自己玩,就会慢慢收敛爱打架的攻击行为。
父母采用暴力,经常体罚,会让孩子模仿而变本加厉。如果父母因为孩子被打一下而禁止孩子们在一起玩,甚至演变成大人之间的争吵就无法培养孩子合群互助的精神。
老师或父母在处理孩子们打架时应当公平对待,克已互让彼此协调,成为孩子的榜样。说服孩子向被攻击的一方赔礼道歉,使孩子承认攻击是错误的。老师或父母的态度对孩子性格形成和会后人际关系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正确的处理和正确的态度是影响终生的。

一个正在向独立、自我完善方向发展的孩子不可能事事同别人保持一致,差异是极为正常的。但是有些孩子太爱与别人争执。爱打架的孩子有各种情况,有些孩子不会克制自己,有些孩子是因为缺乏社交技巧,也有些孩子是想用拳头树立自己在同伴中的权威,还有的仅仅是模仿别人。
●正面指导。告诉孩子你希望他在碰到争执时怎样做,比如可以对同伴讲讲道理。
●态度要冷静。孩子们发生争吵时,让他们做一次深呼吸,每个孩子心平气和地说明争吵的理由,不能骂人。
然后请他们提出解决的方法。
●退出争吵。有时解决争吵的方法是走开或让步。
●奖励。制定一个可行的目标,约定好奖励的办法。如果孩子和伙伴争吵的次数减少了,就允许他做一件他喜欢的事情。
●事先警告,如果仍然打架,就要受到处罚。


对不同类型不合群孩子应采取的措施
①如果是孩子长久独居,加上父母不善交际,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习惯与陌生人交往,形成孩子性格孤僻。那么,父母在孩子的穿着、言谈、举止、生活习惯等方面应设法与周围的孩子保持一致,减少孩子因为与众不同而产生不自在的感觉。可适当地鼓励孩子邀请一些小客人来家作客,家长要热情招待,为孩子作出榜样;早上到幼儿园时,可邀邻近的小伙伴同行;买了新玩具要与小伙伴一起玩,以使幼儿逐渐习惯并适应集体生活。
②如果孩子在家中较活跃,在集体中却不声不响。那多半是因孩子在家中经常听到父母的赞扬,到集体中感到自己不如同伴,因而丧失了自信心,遇事退缩。大人要与教师配合,发现和利用孩子某一长处,让他在集体中显示出来,当他受到教师和同伴的赞扬时,便会有信心,也能与同伴自在地相处了。
③如果孩子与同伴相处中因不肯吃亏而造成不合群。那末家长应对孩子严格要求,并为孩子创造与小同伴玩耍的条件。这样就有助于孩子与伙伴和睦相处,建立友情。
纠正孩子不合群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1.分步强化。当孩子由不理睬小朋友的邀请,到偶尔理睬,即使是拒绝参加的理睬,也应给予注意。当孩子表示了愿意参加的愿望,要及时鼓励。当孩子由被邀请变得能主动要求参加小朋友们的活动时,要给予强化。这样可以促使孩子一步一步地向理想的目标迈进。
2.强化“邀请人”的行为。就社会交往技能而言,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如果有适当的交往环境,社会交往就会发生。对于已经形成不合群行为的孩子更需要交往锻炼。因此,你要热情欢迎自动上门的孩子,给他们提供游戏场所和玩具,鼓励你的孩子和他们玩。
3.如果你的孩子一直由家里人照顾,那么你最好送他到幼儿园。这里是社会化的理想环境。除此之外,你应该多带孩子到小朋友多的地方去,保证孩子有一定的交往机会。
4.根据你孩子的具体情况,教给他所欠缺的社会交往知识与技能。
对于孤僻不合群的孩子怎么办?
在幼儿园里,我们发现有的孩子表现得较孤僻,不愿和小朋友一起游戏,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常常一个人独自呆在角落里,不让别人接近他。这种孩子还伴有小心眼、遇事不开朗、爱钻牛角尖的现象。他们不轻易招惹别人。但是,一旦内心郁积的不满爆发时,则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常会使人意想不到地为之惊讶。
孤僻、不合群会给孩子身心发展造成一定障碍,难以使他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师和家长对此应引起重视,并给以及时矫正。针对导致幼儿孤僻、不合群的一些原因,这里介绍几种具体方法。(1)用爱来温暖孩子的孤寂的心。从小缺乏母爱(或父爱),对爱的渴求没得到满足,是造成幼儿孤僻不合群的重要因素。因此家长和老师应当给孩子更多的爱,尤其是当孩子感到别人都不理解他时,如果父母、教师能够体贴关心他,站在他的立场倾听他的心声,孩子很快就会跟你亲近起来,并且改变态度。在温和、亲密的环境里,孩子孤僻、不合群的心理会逐渐消除。
(2)让孩子与伙伴共同游戏。从小在成人的环境中长大,缺乏与同伴游戏的机会,这很容易使孩子养成不合群的性格。因此,孩子3岁以后,有条件的话,家长应把他送幼儿园,让他过一段集体生活,这对于防止孩子产生孤僻、不合群的性格是很有益的。没条件上幼儿园的孩子,父母也应为他创造与同伴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与邻居小朋友一起玩耍。在幼儿园里,对那些不合群的孩子,教师应吸引他们参加集体和小组游戏,在游戏中要注意发挥他们的作用,培养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对同伙的信赖和情感上的共鸣,这有利于孩子克服不合群的心理障碍。
(3)提高孩子的能力,教给他们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有的孩子能力较差,不会与人交往。在游戏中不能与同伴很好地配合,常被同伴拒绝,甚至开除出游戏小组。这种交往中的失败,也是造成幼儿不合群的因素之一。因此,教师在教育幼儿互相帮助、团结友好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个别幼儿的能力,使他们掌握与同伴交往的方式方法。家长也应注意,有目的地利用各种机会,锻炼孩子的能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4)要消除各种不利因素。许多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孩子孤僻、不合群。除了以上几方面外,教师和家长还应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具体分析,具体对待。例如:有的孩子个人卫生较差,身上又脏又臭,因而小朋友都不喜欢他。对这样的孩子,成人要帮助他搞好个人卫生,把他打扮得干净利索,使小朋友对他转变看法。有的孩子在一次与同伴交往中受了委屈,玩具被抢走了,甚至还挨了打。因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再不愿和小朋友一起玩。对这样的孩子,可以暂时让他独自玩一段时间,然后再帮他选择性情温和,懂得谦让的伙伴一起游戏,使他重新产生与同伴游戏的快乐。同时还要教育他能原谅别人的过错。
总之,形成幼儿孤僻、不合群的因素是很复杂的。教师和家长应当用满腔的热情和极大的耐心,对孩子施以教育,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健康活泼地成长。
何改变孩子的孤僻性情
据一些学者推算,我国目前约有30-50万儿童患有孤独症,或孤僻性情。父母应学会观察并发现孩子的异常表现,及早采取措施,纠正孩子的性格缺陷。
有孤僻性情的孩子常有以下表现:
1.言语及认识方面异常。表现为2岁以后不爱讲话,不爱与其他人接近、交往,对别人的呼喊没有反应,也不跟人打招呼。针对这种表现,家长应引导孩子多与小朋友一起学习和玩耍,培养孩子与集体相处的能力。
2.社会交往能力和行为异常。表现为对亲友无亲近感,缺乏社会交往方面的兴趣和反应,不爱与伙伴一起玩耍。为纠正这一行为,父母平时要经常在适当场合,培养孩子多发言,让孩子为客人唱唱儿歌,跳跳舞等节目,为孩子广泛地接触各种人创造条件。
3.不关心别人。心理学家认为儿童个性的发展和社会化过程的实现,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让孩子学会关心别人,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体验人和人之间的正常关系,有利于良好个性的形成,有利于克服孤僻性情。
另外,心理学家的试验结果表明运动刺激对儿童心理发展是很重要的。因此,对于性格孤僻,不合群的儿童,要多让孩子和其他儿童一起锻炼,一起做游戏,共同活动以培养孩子热爱集体和良好性格。
0
      2010/8/9 15:32:46

yunishang2008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384
  • 回答:1092
我想宝宝是认生吧,建议平时亲人多带他去小朋友多的地方玩。例如广场、公园,会有帮助的。教育孩子需要一个过程,慢慢来吧。我们一起努力,加油!
0
      2010/8/9 16:47:35

妈咪爱2008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36
  • 回答:121
常带他去小朋友多的地方玩.另外小朋友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大人在带他跟别的小朋友玩的时候要表现高兴的情绪,行为应表现开朗大方一些,渐渐影响小朋友交友时的情绪.所以常照顾小朋友的人的行为\性格对所照顾的小朋友的影响是很大的
0
      2010/8/10 21:07:10

qiqi80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82
  • 回答:394
学习了,谢谢
0
      2010/8/10 22:11:30

milan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35
  • 回答:105
孩子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玩我想有这样几个原因吧。
1、家庭生活环境比较安逸。
2、缺少安全感。
3、正像你说的还没有体会到与小朋友玩的快乐。
4、不愿意与人打招呼,某种程度上说是自卑心造成的,害怕叫错了等原因。
我的建议是:1、多带孩子去运动。是那种较大的幅度的运动。(是适合幼儿的)使他性格更开朗些。2、在活动中慢慢的与孩子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3、当他不肯叫人的时候,不要强迫他,可以悄悄的跟他说,“我们知道他是谁的,”如再不肯就告诉他“一会儿你会去自己与某某打招呼的”。4、用故事中的角色来鼓励他,做有礼貌的好孩子。
0
      2010/8/13 15:51:31

zlyzzq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186
  • 回答:929
多带着宝宝出去玩玩的啊。可以多去公园玩见的人多了就好了呢
0
      2010/8/9 15:54:03

小雨点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36
  • 回答:127
★ 只有注册会员登录后方可提问和回答问题,并可获得积分奖励!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