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交替的九月,正值宝宝的“入园季”,天气逐渐变得干燥起来,“燥”成为了秋季的主气。由于孩子皮肤娇嫩、呼吸频率高、肾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通过皮肤、肺以及肾脏丢失的水分会更多,这时如果饮水和饮食调理不当,就更易出现“上火”了。
宝宝假期里开启的是吃喝玩乐睡的自由模式,开学了需要早睡早起、独立吃饭,不少宝宝由于情绪问题、在幼儿园喝水少、饮食不习惯而出现大便干、小便黄、口腔上火、睡不香等上火症状。面对宝宝秋季上火,妈妈们该做些什么来防治宝宝上火呢?
一、预防秋燥,正确喝水不可少
秋天到了,空气干燥,活泼好动的小宝宝们对水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
1. 宝宝喝白开水最健康
由于婴幼儿的生理特点,每公斤体重对水的需求量和吸收率都高于成年人,所以水质和水量十分重要。食物中的水分是宝宝摄入水分的重要来源,除此之外,各种饮品中应首选白开水。
2. 喝水量按体重来确定
宝宝喝水量应该按体重来确定。婴幼儿新陈代谢旺盛,水的需要量相对较多,根据WHO(1993)的推荐量推算,1~3岁的小孩每天需水量大约为1200毫升~1600毫升,除去饮食摄入的水分外,还应该每天直接饮水至少为600毫升。
3. 均衡分配喝水的时间
正确的饮水方法是将饮水时间分配在一天中任何时刻,喝水应该少量多次,每次一杯左右。如:1~3岁的幼儿每日喝白开水4~5次,每次150毫升~200毫升,同时要参考季节、气温,出汗多少而灵活掌握。
二、多吃绿色蔬菜和含水分多的水果
在饮食方面,多给孩子吃一些绿色蔬菜。如:卷心菜、菠菜、芹菜。蔬菜中的大量纤维素可以促进肠蠕动,使大便顺畅。还可让孩子多吃一些水分含量多的蔬果,如生萝卜、梨、葡萄、番茄、香蕉等等。多吃山楂、山药等健脾开胃、消食化积的食物,减少龙眼、荔枝、芒果、榴莲等热性水果的摄入。
三、科学用药避免危害
宝宝上火不是小问题,这一点首先要从意识上有所重视。仅凭喝水、多吃水果蔬菜未必可“灭火”,对症下药才能标本兼治。对于“内火”,除了食疗之外,适量服用安全的儿童清火产品才能直捣“火源”。

三公仔小儿七星茶,是按国际批准生产,专门针对小儿生理特征而精制的下火中成药,由薏苡仁、淡竹叶、山楂、稻芽、蝉蜕、钩藤、甘草七味药食同源的药材,主要用于治疗小儿积滞化热,消食不良,不思饮食,烦躁易惊,夜不安寐等。沿用百年科学配方,在去火的同时,三公仔小儿七星茶还能对宝宝的肠道、脾胃起综合调理的功效,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四、好睡眠是“高压水枪”
充足的睡眠是抵御发炎最好的武器。台大医院小儿风湿免疫科主任江伯伦指出,经过一整天活动,身体累积的许多自由基持续伤害组织细胞,必须借助睡眠减缓新陈代谢缓解发炎。保证孩子生活规律,要早睡早起,不要熬夜、睡懒觉。
五、适当采取一些增湿措施
注意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处暑”后尽量少开空调。可适当采取一些增湿措施增加房间湿度,比如在房间里放置一些植物、悬挂湿毛巾或安装加湿器等。也可以在卧室内放一盆水或者在地面上适当洒些水。
防治宝宝秋季上火,需要麻麻们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正确的饮水办法,合理的饮食、作息,科学的用药以及正确的认知都必不可少。做生活的有心人,养育健康的小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