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认为汤既有营养,又利于消化吸收,于是在娃能吃辅食之后,汤便成了一日三餐中的常客。
不过,喝汤看似简单,里面其实也有很多健康学问,比如以下这几种汤,看起来营养美味,却不太适合给娃喝。
这几种汤根本不补,别傻傻再给娃喝了
1、骨头汤最补钙?
骨头汤在长辈心中地位颇高,是妥妥补钙佳品。
孩子补钙长高高,多喝骨头汤;
不小心摔骨折了,多喝骨头汤;
骨质疏松了,多喝骨头汤。
......
总之,凡是跟钙沾点边,仿佛都可以通过喝骨头汤补回来。
殊不知,骨头虽然含钙量高,却都是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即使是高温熬煮也很难溶解到汤里。
骨头汤之所以又浓又白,主要是因为骨髓和肉里的脂肪乳化后溶到汤里,也就是说汤越白,里面的脂肪含量越高。
所以,比起指望骨头汤补钙,不如让孩子多吃虾皮豆腐、多喝牛奶酸奶来得实际。
2、米汤赛黄金?
相信很多父母都听过“米汤赛黄金”的说法,也认为米汤营养好消化,很适合作为孩子的辅食。
其实不然,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米汤里只有少量的淀粉和溶解的植物蛋白,营养成分单一,根本无法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
再者,辅食应该挑选颗粒状或块状的食物,这样才可以锻炼孩子的咀嚼、吞咽能力,而米汤这类流质食物,虽然容易消化,却不利于孩子吞咽能力发展。
3、调味汤能开胃?
孩子胃口不好、不爱吃饭是令很多父母头疼的问题,有的父母为了能让孩子多吃几口饭,往往会在汤里加些调味料,让汤味更鲜香。
然而,过多的调味料不但会掩盖汤的原汁原味,而且容易加重孩子的肠胃负担。
尤其是食盐摄入过量,轻则导致营养吸收不良,重则可能损害肠胃黏膜,引起小肠炎、结肠炎等疾病。
看到这里,各位爸妈真该好好“反省”一下平时有没有踩雷了。另外,还要提醒大家的是,给娃喝汤时千万别犯3个错——
1、只喝汤不吃肉
大多食材经过长时间煲煮之后会变得嚼之无味,而汤却浓香四溢,所以很多人会以为汤汁才是最营养的。
但实际上,无论经过怎么熬煮,绝大部分营养仍然保留在食材中,而汤中的营养一般只有原材料的5~10%左右。
2、多放大补食材
对于孩子而言,人参、燕窝、阿胶等大补食材不但会给孩子较弱的肠胃造成负担,还可能导致孩子营养过剩,从而引发流鼻血、性早熟等情况。
3、常吃汤泡饭
俗话说,“汤泡饭,嚼不烂”。
孩子吃汤泡饭时,经常是食物在口腔中还没有细细咀嚼,就吞咽下去,因此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而当孩子消化不良时,仔仔建议父母选用三公仔保济口服液。
这款儿童肠胃药选用钩藤,菊花,蒺藜,厚朴、木香、苍术等多味中药研制而成,专为儿童体质设计,除了具有温和止泻、调理肠胃的功效外,还可以预防感冒、清除湿热。
最后,千万别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不要给1岁以内的孩子喝汤,否则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喝奶量,导致孩子营养不良哦~